John Henry Twachtman
约翰·亨利·特瓦克特曼
美国印象派画家, (1853-1902)
作品集二
“Poetry is when an emotion has found its thought and the thought has found words.” —— Robert Lee Frost诗意即是情感找到思想,思想找到文字的时候。——美国普立兹奖得主诗人罗伯特·李·佛洛斯特
约翰·亨利·特瓦克特曼(John Henry Twachtman, 1853-1902)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Cincinnati, Ohio)。他的父母亲是德国移民,父亲是位窗帘的装饰工。1871年,他进入麦克米肯设计学院(McMicken School of Design),在美国著名肖像画家法兰克·杜文涅克(Frank Duveneck, 1848-1919)的指导下学习。如同那个时代大多数的艺术家一样,特瓦克特曼不久后前往欧洲深造。
1875年至1877年间,特瓦克特曼跟着他的老师杜文涅克和一位当时是画家,后来成为帕森设计学院(Parson School of Design)的创办人威廉·梅里特·切斯(William Merritt Chase , 1849-1916)至慕尼黑美术学院(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München),在该校以宗教画著名的画家路德维希·冯.略夫兹(Ludwig von Löfftz, 1845-1910)门下学习,并于1877年和他那几位同学一起前往威尼斯见习,这趟旅程对特瓦克特曼的艺术职业生涯有着关键性的影响。1878年,他在结束旅行前,将在意大利所绘制的两件作品,寄回去参加美国艺术家协会(The Society of American Artists)的首次联展并获得关注。
起初,特瓦克特曼的风景画表现出了在慕尼黑绘画学派较为松散、偏暗色调的手法。1880年,他又再次回到欧洲,在佛罗伦斯的艺术学校任教。同年夏天,特瓦克特曼再去威尼斯,有一种说法提到他可能遇见了美国最知名的印象派画家詹姆士·惠特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 1834-1903),在受到惠特勒的影响后,画风开始有所改变。
1883年至1885年间,特瓦克特曼进入巴黎著名的朱利安学院(Académie Julian)做研究,并开启法国印象派风格的学习历程。经过这段期间的调整和沉淀,他的作品风格急剧地从慕尼黑混浊暗棕为主的色调,转向以灰色、绿色为主基调,带有似棉花糖般略显失焦、笔触轻柔的新风格。在这段期间,他绘制了一些被艺术史学家认为是他最伟大的杰作,包括现存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作品《Arques-la-Bataille》和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春日时光》。
1886年,特瓦克特曼回到美国并定居在康乃狄克州,并在该州西南部的一个小镇格林威治(Greenwich)购买了一个农场,在那边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经常与画家友人朱利安·奥尔登·威尔(Julian Alden Weir, 1852-1919)一起创作并展出,两人也都与出生于丹麦的画家埃米尔·卡尔森(Emil Carlsen)维持友好的关系,他对于使用绿色和灰色颜料的偏好,或许也是受到这几位朋友们的影响。
1889年他受邀至纽约的自由派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教授绘画。1893年,特瓦克特曼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Chicago World’s Fair,又称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World’s Fair: Columbian Exposition)上获得了绘画银牌;同年,他还曾与印象派天王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 1840-1926)在纽约的画廊一起展出过作品。
特瓦克特曼一生不擅交际,朋友也不多,个性内敛的他多郁郁寡欢,即使在他职业生涯中短暂的高峰期间,他也时常与家人疏远,在孤独且沮丧中度过。1902年,当特瓦克特曼在麻萨诸塞州格洛斯特市(Gloucester)旅游期间,因颅内动脉瘤(有另一说是因为阑尾破裂引起感染)造成严重病变而突然去世,享年仅49岁。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