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
01主题阐释
“观: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前言
整个艺术史是基于不同观看方式的历史。时代的更迭导致观看方式的改变,影响到创作者审美意识的变化,赋予了艺术作品不同的精神风貌。
中国的近现代绘画(尤其是油画),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传统,同时在自身的文化习惯下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及至当下,中国的绘画艺术在视觉语言与西方艺术融合接轨的同时,其精神内蕴逐渐凸显出中华文化的特质——比如追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空灵”等东方文化特有的审美价值。当然,除了文化传统的影响之外,中国艺术家和西方艺术家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不同,由此各自持有的观看方式亦不尽相同,导致在作品的指向上也有所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所形成的轨迹,以及和西方艺术的差异性,对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文本和借鉴的路径。
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是俄罗斯重要的国立美术馆。该馆以收藏与展示艺术史上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为主旨。因此,“观: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系统梳理当下中国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在该馆呈现给俄罗斯公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不仅是让俄罗斯民众感受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同时让俄罗斯乃至西方艺术界以专业的学术视角深入观察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样态。
本次展览将通过绘画艺术架起东西方艺术对话的契机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定将在中俄两国美术史以及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02参展艺术家孙为民作品欣赏
布面油彩
160cm×180cm
2005
布面油彩
150cm×175cm
1989
孙为民一直通过他的作品追逐一种心灵的宁静和美好。并且在不经意间进行巧妙的氛围营造。站在孙为民的画前,你能感受到节奏和韵律的变化,感受到光与影的和谐。而孙为民在他的画里留下了一片思想的开阔地,引发你静思、联想,似乎是把乡村往事向你娓娓道来,但欲言又止。 法国大思想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阐述,有艺术才能的人,有两个特点,一是强烈而自发的印象,二是这个印象所占的优势能改变一切周围的印象。而我眼中的孙为民正是这样一个有艺术才能的人。——李放 《土地、生命和阳光的印象》 节选
布面油彩
160cm×200cm
2005
布面油彩
160cm×180cm
2004
布面油彩
160cm×200cm
2004
艺术个性首先是艺术态度与人生态度的一致性。孙为民内倾、沉稳的性格是由他的人生态度塑造起来的,也可以说他的性格使他的人生态度更加从容和顺应自然。这一切反映在艺术上,首先表现在他执着地、持续地画乡村和农民,大约除了画室中的人体,他的作品就是乡村风光、景物和农民形象了。当别人转换题材以适应画坛的热点时,他仍一如既往地在他认定的方向继续走。由此可以说,乡村与农民不是外在于他的作为描绘对象的“题材”,而是他艺术整体的有机部分,如树之根,如水之源。其次,他的艺术面貌或风格也浸染在人的艺术态度之中。他的油画呈现出沉稳、凝重的厚实分量,人物的动态偏于凝静,细节的变化比较微妙,造型很少夸张和扭曲,而有一种未经雕饰的自然,画面上很少有轻快线条造成的运动感,而更多浑厚的纵深空间与物象体积等,都是他全部性格与艺术志趣的自然流露。——范迪安 《现实主义之路——七人油画展》 节选
布面油彩
73cm×92cm
2002
布面油彩
73cm×92cm
2003
布面油彩
73cm×92cm
2002
布面油彩
150cm×170cm
1995
布面油彩
65cm×50cm
2004
布面油彩
160cm×200cm
2006
布面油彩
170cm×200cm
2009
布面油彩
200cm×160cm
2006
布面油彩
200cm×160cm
2006
布面油彩
200cm×160cm
2006
布面油彩
190cm×190cm
1987
布面油彩
120cm×140cm
1984
03艺术家简介
孙为民
1946年生,黑龙江人
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
曾任: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写生研究】 【】 【当代水彩】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同号)投稿咨询:1352245406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