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85岁,爱好做梦,喜欢看帅哥和成人杂志,以及画画。—— Rose Wylie
与那些每天忙于柴米油盐,
照顾孙子、遇见了就会停下来
笑眯眯打招呼的平凡奶奶不同,
Rose总是穿着宽大的针织衫,
留着乱蓬蓬的发型,
一双滑板鞋醒目又耀眼,
如果非要找一些词语来形容她,
那么“年迈”、“慈祥”一定不属于她。
因为比起以上两个词语,
Rose更喜欢大家用“酷”
这个字眼来称赞她,
即使迈入耄耋,
她还是喜欢看帅哥,
甚至是一些成人杂志,
然后做一些很天真的梦,
“我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
我就是这样——
热爱生活,然后开心地玩艺术。”
的确,看着这幅怪诞新奇的作品,
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位八旬奶奶之手,
1934年生于英国肯特的Rose,
于1952年在多佛艺术学院学习 ,
后来,她爱上了同为画家的爱人,
为了支持丈夫、养育儿女,
她放弃了个人的创作,
为家庭默默付出了20多年。
然而艺术的种子早已在Rose心中种下,
直到儿女长大成人,
她自觉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命已然完成,
于是她在中年考入皇家艺术学院,
决定让自己的艺术之梦生根、发芽,
并在1981年获得了硕士学位。
可以说,Rose的出现,
让学院里的一些美术生都无地自容,
她的作品看起来像是随意松散的素人涂鸦,
另一方面她又屡次得到英国学术界大奖、
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资深院士,
成为Threadneedle奖
(欧洲最有价值的艺术奖项)
的七位入围者之一,
泰德美术馆还为她举办个展……
对于这些荣誉,Rose说:
“我并不在乎我的年龄,我只是想工作。
而绘画带给我的工作兴趣是奇特的,
也是意想不到的,但它是美妙的。”
她的画虽然十分朴素简单,
却隐隐蕴藏着叛逆、趣味、
安逸、喜悦和幸福的情感,
或许这都是Rose内心的真实写照。
高龄的她,
内心世界却是一派天真俏皮,
她经常翻箱倒柜,
找出了家里所有的照片、
海报杂志、黑胶唱片、
以这些七七八八的小物件为蓝本,
从中选择有趣的事物画下来,
烂漫得像个孩子般。
若你问,
Rose的插画最大的魅力在哪?
或许是她深入浅出地描画事物,
几笔画出的小人,
甚至比一千笔画出的人物还要生动。
又或许是她画中呈现出的
轻松愉悦的状态、返璞归真的心境,
就像春天刚刚萌发的芽,令人向往。
也许是因为亲切,
也许是因为无厘头,
Rose给人的感觉,
就像一个超可爱的叛逆少女。
仿佛有着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
一颗真诚柔软的心,
依然追求阳光与明月,
依然保留着对美丽事物的感怀。
删繁就简得恰如其分,
强化了人物的动态或情绪,
有助于气氛的烘托,
同时又给观者留有想象的余地,
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全画面”。
看着她幽默怪异的画,
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即便压力再大,
也忍不住会心一笑。
曾有人问Rose,
会不会认为前面几十年的家庭生活
耽误了她追求艺术的道路?
听完这样的问题后,她笑笑道:
“家庭是我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于我而言与艺术是同样重要的,
我只是把画画的时间用来缝窗帘、
做肉酱了而已。”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
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
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
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
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家人、绘画、生活亦是如此。
宁静和感恩,
由她作品的画面中流淌出来,
使众人所看到的幸福感,
是一种没有沾染,
世俗烟火的澄明。
仿佛让人遥想起,
那快乐的儿童时期,
与小伙伴一同分享快乐。
那真的是心底存留的,
最真实的美好啊。
Rose的画室虽然总是乱糟糟的,
然而她的内心却无比坚定且带光芒,
温暖自己也照亮别人,
时光见证了她一路的成长与收获,
致使她活成自己曾经梦想过的模样。
“时间跑得太快,
转眼一天,一星期,一月,一年,
有那么多美好的生活景象,
我都想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2010年,Rose Wylie成为美国国家女性艺术博物馆中唯一的非美国艺术家,并于随后几年在世界各地的画廊举办个展,同时全球各大艺术名校还为她开展学生交谈会,分享自己多年的绘画心得。
然而她始终在不停地创作,
画室里堆了一幅又一幅的作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绘画,使她的内心获得了充盈,
或者是一种平静。
画画给了她强大的精神支柱,
不仅丰富了她的后半生,
更让她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
即使她有一天孑然一身,
她还能骄傲地说:
“我还有艺术”。
什么才是真正的“酷”?
那就是,该看书时看书,该玩时尽情玩;看见优秀的人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也不轻视,有自己的小生活和小情趣;没人爱时,专注自己;有人爱时,有能力拥抱彼此;不用去想改变世界,努力去活出自己。
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从来不会让人绝望,不惧怕迷惑,更不忧虑失败,路就在脚下,跌倒了再爬起来,始终拥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END-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微信同号)投稿咨询:1352245406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