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创造力本来源于有质地的生命,表现性绘画语言更是直观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以其极大的主观性着眼于人类精神与体验的直接表现,追求形式上的最大自由,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 “幻象” 构成的内部世界。
对宗孟绘画的解读,也许还要注意的是,他的绘画除了逃避现实而追踪另一种“现实”之外,他笔下的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依然受到现代性概括、精练、简化,以及速度和力量的影响。也因之,宗孟的画是当下的、新鲜的、独特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达到了平衡。在宗孟的绘画里,画家对“象”的感悟,以及对“触摸”和“进入”性的感受,始终触动着我们。我们感受到了艺术上家渴望去触摸的、生命的、灼热的、生生不息的事物。我们看到了他的眼眸忽然变得明亮,那一刻,他发现了他热爱的“心象”,而在漫长的岁月磨砺中,上苍已经赐予了他幸福。
——人邻
作为西北地区现代艺术的先锋人物之一,梁宗孟在20世纪70年代拜崔承珣为师,受老师的感染,他以独立的艺术精神在80年代积极参与了自星星画派诞生以来兰州现代艺术界的诸多活动。崔承珣曾用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名言反复告诫自己的学生可以学他,但不能像他。时隔多年,梁宗孟的艺术风格数变,艺术面貌也与老师的截然不同,在为人处事上却秉承着老师的作风。他几乎不受外部信息的干扰,画自己想画的画,潜心于内在的自省和完善。他的创作来源于自身的觉悟,来源于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其中隐含着他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更蕴含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深切的人文关怀。
——曹俊
“阳刚之气”是当代艺术家的普遍追求,梁宗孟的作品也透出一种刚劲气度,这是画家的艺术个性在作品里的具体表现,是画家艰苦的人生道路和心历路程的反映。梁宗孟对题材的选取、形式的采撷、艺术手法及语汇的运用也都体现出他顽强的个性。
——徐恩存
梁宗孟
笔名旷野宗孟。1955年生于兰州。1970年考入甘肃省歌剧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1970年至1976年师从崔承珣老师,1976年从事艺术创作,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续两届入选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其创作的油画、雕塑和插图作品连续入选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多个奖项。另有油画作品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大展、中日合办的“中国的四季”油画大展(北京、东京)、中国印度文化交流油画大展(印度)、中国台湾举办的“隔山大奖赛” 油画大展(广州、台北)、中国46人当代艺术油画大展(上海、墨尔本、悉尼)、“态——当代中国油画研究展”(德国波恩)、“游:当代中国绘画展”(意大利米兰杜里尼伯爵宫殿)等,举办个展“印记的编码——梁宗孟油画、雕塑作品展”(兰州、上海、北京)。多幅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