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耕略 Kang L. Chung
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聘艺术家。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院附中七年制;1972年移居香港;1977年定居纽约;1991—1999年任教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2008年后大部分时间在广州生活和创作。主要获奖有俄亥俄州巴特勒美国艺术学院“第48届全国年中展评审特别提名奖”、康涅狄格州俐卡美术馆美国东方文化基金会“艺术评论荣誉奖”。曾受聘为广东画院海外画家、武汉江汉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画廊》杂志特约海外撰稿人、《品尚》杂志“寰宇拾艺”专栏撰稿人。曾举办个展四十余次,参加重要联展近百次,展出遍及美国、中国(含港、台)、德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等。作品为中、美各大美术馆、商业机构和私人收藏。
油 画
《蕉蕾之二》 油彩 麻布 55.9×40.6 cm 2009
“明心见性”本为佛家语,是禅宗悟道的最高境界。如引用到艺术方面,就是摒除一切杂念,追求艺术的本真;在纷繁错综、百花争妍的艺术领域里,坚守个人的本性,不迷不惑,自求于本心。如能把艺术与人生融为一体,这就是艺术修行的最高境界。——钟耕略
《倒影中的小舟》 油彩 麻布 40.6×55.9cm 2008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两年多以来,世界各地都曾先后在不同程度上按下过暂停键,这无疑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作为一个艺术家,社会活动的静止,并不会凝滞他的艺术思维,也不会束缚住他绘画的双手。社会活动的减少,正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对自己的艺术做一次深刻的思考和反省的好时机。凡事都有两面性,能在逆境中把握住从另一途径进取的空间,可能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画家的劳作,并非只在双手,手艺的高超,全靠脑筋和思想的指令,而更有赖于心灵明灯的指引。因此,绘画的最终目标,并非只是呈现一个动人的视觉表象,而是创作一种动人心魄且能引发观众联想的艺术品。艺术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道路也是崎岖曲折的,如此则更有挑战性;高难度的挑战是对艺术家的考验,这种考验正是一个克服平庸而自我超越的最佳契机。然而,艺术的高度又是难以捉摸的,它有客观存在的许多因素,也关乎艺术家主观追求的目标;艺术家的自我修行,达至人生与艺术融为一体,那才是最高的境界。
——钟耕略
彩 铅
《园林之五 · 梅染晨光》 彩色铅笔 纸 66×48cm 2022
《园林之六 · 金竹奇石》彩色铅笔 纸 66×48cm 2022
《乡情之一 · 古荔流丹》 彩色铅笔 纸 48×34cm 2022
《乡情之二 · 火龙竟舞》 彩色铅笔 纸 48×34cm 2022
作品推广 · 收藏 · 国际展览 · 博览会识别二维码加编辑微信
-END-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联系电话:010-89515619
收藏热线:13522454081(微信同号)地址:北京市宋庄国际艺术区龙吟雅风官网:http://www.art579.com投稿邮箱:art57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