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信息
作品赏析
1839年,莱蒙托夫读到诗人海涅的《北国有一棵苍松》,便改写成如下一首诗:
“在荒野的北国,在光耀的山顶,
孤独地长着棵苍松,
它披着袈裟似的松软的白雪,
摇晃着沉入梦境。
它梦见在辽远的荒漠的旷野——
在太阳上升的去处,
炎热的山岩上孤寂地、凄清地
长着棵美丽的棕树。”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无法克服的分离,松树在冰天雪地做梦,棕榈在阳光下哀伤。把本来无法克服的分离又在幻想中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的意象。两年以后,莱蒙托夫因决斗去世,年仅27岁。
杰出的风景画家伊万·希施金读到了这首诗,立刻让诗中的苍茫、冰冷的意境所感动,创作出了这幅传世之作。
画中的松树耸立在山顶的一角,它的枝条以及周围都被白雪覆盖。松树像披着一件白色的袈裟。希施金的生花妙笔让莱蒙托夫诗中的那棵孤独凄清的松树在画布上停留。树的周围和左边的山坡上一些淡淡的光,以及在树的左前方投下的影子和树右边晶莹的光点,这是早晨朝阳升起之时,微弱的光照在山顶。远处苍茫的云海是朝阳升起的地方。
这幅画是希施金为莱蒙托夫诗集中《在荒野的北国》一诗所作的插图。在遥远的北国,冰雪覆盖着大地,夜幕笼罩下,显得更加幽深辽阔。雪岩上,银装素裹着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松树,仿佛一位冷艳的美女,傲然挺立。皓月的银辉洒落在她身上,分外地显得冰清玉洁,晶莹剔透。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希施金以冷峻的色调,描绘了遥远北方山崖上的雪松,它巍然挺立,雄傲苍穹,高大威严,迎着银色月光。雪松是画家着力描绘的形象,并赋予它以一种精神。事实上,希施金的风景画一直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在遥远的北方》便是以月光的光影特点,构图的简洁、整齐、宏伟,来突出其诗的意境。这是俄罗斯风景画史上的不朽名作。
希施金的著名作品《在遥远的北方》创作于1890年,是莱蒙托夫在其诗歌作品《松树》中赞扬的孤独主题的艺术体现。它与昆仑山的浪漫主义有某种相似之处,当时艺术家与昆仑山的关系很好。
在寒冷的黑暗中,在冰雪的包围中,在光秃秃的、无法进入的悬崖顶上,矗立着一棵骄傲的、孤独的树。其周围都是深黑色的峡谷,被寒冷的月光照亮,还有一望无际的雪地。
我们可以看到北方严酷的自然环境是如何以其不食人间烟火、如童话般的美丽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精神力量吸引着艺术家。在丰富的色彩光谱和过渡的帮助下,艺术家成功地传达了冷寂和孤独压迫的感觉。
而在这个冰冷的领域里,乍一看,已经没有什么活物了。但这棵孤独的树继续活着,尽管有霜冻、风和雪。
强大的松树被冻结在无声的遗忘中,等待更好的时机。这个剪影里有多少骄傲和尊严。厚厚的雪堆潜伏在它结实的枝干上,就像牧师肩上的绣花袍。而一顶雪白的帽子就栖息在它的顶端。它几乎达到了雪云,并与它们融合在一起,在阴霾的天空中飞行。周围有一种冰冷的麻木和忧郁的寂静的感觉。
人们不禁要问,在这个严酷的时代,悬崖上那棵骄傲的树在做什么梦。也许是关于一个亲密无间的同类灵魂,在孤独中同样崇高?不幸的是,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但对不屈服于任何艰难困苦的松树产生了一种钦佩之情。它可能是人类骄傲和尊严的象征,没有它,人就无法爬到顶峰,更无法站在上面。
画家简介
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Ivan I. Shishkin)(1832—1898)是19世纪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画家之一,也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