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信息
名称: 《贝多芬饰带》(Beethoven Frieze)
作者: 克里姆特
材质: 壁画
年代: 1902年
规格: 34米长
收藏: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贝多芬横饰带》(Beethoven Frieze 1901-1902)是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为维也纳分离派画展绘制的大型史诗壁画,画轴横向展开,占据整整三面墙,总长34米。
1902年,为纪念伟大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维也纳分离派举行了一次纪念展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将音乐家视为天才,并在他的创作中视为爱的化身。
名画赏析
该艺术家特别为1902年的展览创作了贝多芬壁画。公众对这幅画的反应是负面的:它被称为没有生命力和严酷,人物被认为是令人厌恶的。这一点在三个戈尔贡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公众说,他们缺乏贞洁、纯洁和禁欲。这种评论是画布上的生殖器、卵子和精子的原因。
左边墙上的构图是一个骑士出发与邪恶势力作战。他身后是象征着胜利和慈悲的妇女。右边的构图是由人物组成的–象征着欢乐和上帝的火花。中心图像的特点是邪恶的力量。其中有象征着疾病、疯狂和死亡的戈尔贡(Typhon)。右侧的女性形象象征着妖艳、激情和放纵,而侧面的女性则是渴望的象征。
当时,公众还不习惯于自由使用线条、形状和装饰。公众并不了解门楣所象征的内容。他们也不理解它的结尾,那是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拯救的化身。
在创作这幅画时,克里姆特并没有想到在展览后会进一步展出。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门楣一直无法向公众开放。但自上世纪末以来,它又回到了维也纳分离派的位置上。
画家简介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1918年2月6日卒于同地。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1897年退出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另组织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的画作以绚烂的色彩和华丽的装饰效果闻名,他的画作也给了后人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