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从未有过其它画作像罗里奇的作品那样给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宇航员加加林说,自己所看到的宇宙空间就像罗里奇的油画一样。高尔基称罗里奇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直觉主义者” ,罗里奇的成就在此可见一斑。
尼古拉斯·罗里奇(Nicholas Roerich ,1874年10月9日-1947年12月13日),是一位俄罗斯神秘主义画家、哲学家、东方学家、作家、考古学家、旅行家,并创立了一系列哲学理论,至今在俄罗斯、欧美和印度还有很多他理论的追随者。他生于俄罗斯,沙俄灭亡后辗转欧美,后赴亚洲旅行,定居印度的喜马拉雅山麓并终老于此。青年时受俄罗斯象征主义影响,对催眠和其他精神实践有着浓厚的兴趣,据说他的画有着催眠的作用。
罗里奇是20世纪前半叶最知名的文化人物之一,致力于推广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他发起了旨在保护各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罗里奇运动”,主张无论世界文明如何发展,古老的文化遗产都应该得到保护。他组织各国签署了《罗里奇公约》,该公约的一些内容后来被写入联合国宪章。因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巨大贡献,罗里奇于1929年首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并于1932年和1935年相继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1874年,尼古拉斯·罗里奇出生于圣彼得堡,罗里奇家族是来自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后裔,该族的先祖在彼得大帝时期立下赫赫战功,成为贵族。罗里奇的父母都是当时沙俄的社会名流。从小他就对绘画和东方文化十分感兴趣。
在1893年,罗里奇考入了圣彼得堡的帝国艺术学院,师从俄国著名风景画家阿·伊·库因芝。在大学学画的课余时间,罗里奇也多次参加考古活动。为了寻访罗斯的历史遗迹和东正教古迹,他的足迹遍布彼得堡、普斯科夫、特维尔、亚罗斯拉夫等地。当罗里奇从圣彼得堡大学毕业时,已是知名的艺术家。
1899年罗里奇结识了叶连娜·伊万诺夫娜·沙波什尼科娃。1901年十月,二人结为夫妻。叶连娜不仅是罗里奇一生的伴侣,而且一直对他的创作给予鼓励和支持。她与罗里奇一起确立了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1906年,罗里奇迎来了自己创作生涯的成熟期。在绘画艺术方面,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绘画的色彩,他放弃了油画法,转为胶画法。在创作思想上,罗里奇把历史、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创作的灵感根基,从中选取题材,用来表达自己隐喻的绘画语言。
在艺术上,罗里奇被称为他那一代最有才华的俄罗斯古代画家,这个主题与他毕生对考古学的兴趣不谋而合。他的绘画作品以山脉和自然风景为主题,融合了宗教、神秘主义和哲学元素。
罗里奇画作中的用色让本就神秘的山脉看起来更加迷幻,群山可以是粉紫、金黄,甚至火焰那么红。他的画作中通常带着丰富的象征色彩,一生共创作了上千幅油画。他的画作现藏于俄罗斯、西欧与美国各大画廊,成为俄罗斯拍卖市场身价最高的画家之一。
罗里奇的作品曾被沙皇尼古拉斯二世亲自买下。爱因斯坦说,从未有过其它画作像罗里奇的作品那样给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宇航员加加林说,自己所看到的宇宙空间就像罗里奇的油画一样。高尔基称罗里奇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直觉主义者” ,罗里奇的成就在此可见一斑。
罗里奇的创作是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当时白银时代的思想家们开始研究东方哲学,受他们的影响,罗里奇也开始关注东方哲学,开始研究印度哲学家的著作。
1934年8月,罗里奇在甘珠尔寺院
1923年5月,罗里奇夫妇终于前往印度,在那片土地上,在喜马拉雅山脉的积雪之中,他们试图将思想转向“永恒”。
香巴拉是藏传佛教中所说的圣土。藏传佛教的各派高僧大德均认为:在西藏西部冈底斯山脉主峰附近的某个地方,有处神秘的所在地叫“香巴拉”。那里的首领是金刚手恰那多吉化身——绕登·芒果巴(音译),教主为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相传香巴拉曾经先后由32位国王统治, 在香巴拉王国将会出现一个伟大的军队,在未来击败黑暗统治地球,带来黄金时代。
作为香巴拉神秘主义的信仰者及倡导者,从1925年3月1928年5月罗里奇一家率领一支二十余人的探险队,从印度出发翻越喜马拉雅山,途径西藏、新疆最后到达蒙古,去寻找香巴拉存在的证据。罗里奇的考察团是俄罗斯人对亚洲中心地带文明探索的最高成就,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察行动之一。
一位喇嘛曾经告诉他:“伟大的香巴拉比海洋更加遥远,是神圣的净土,它与地球没有关系,只有在遥远的北方某地,你可以察觉到香巴拉所发出的耀眼光芒 ”,他声称香巴拉的入口在高山的深处。
寻找香巴拉的旅途充满险阻,终日要在险峻的群山与荒芜的原野中跋涉,但罗里奇却感到自己为此而生,相信翻越群山最终会让他获得勇气与坚强的意志。他在《亚洲之心》《阿尔泰—喜马拉雅》等著作中用文字生动记录了这次远征,并在漫漫旅程中完成500多张画作。
罗里奇是否找到了香巴拉王国呢?在尼古拉·罗里奇晦涩深奥的《香巴拉的辉煌》一书中,他把自己所见到的幻象与科学记录式的旅行日记融合在了一起,叙述出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之上的奇幻世界,包含了许多神秘难解的谜语。
尼古拉·洛里齐记录下了很多诡异神秘的场景:火焰、光辉、幻象纷纷出现在他们露营的帐篷附近,然而这些超自然的见闻,并没有收录于他的旅行日记里,因为他试图保持旅行日记的科学严谨性。
但通过罗里奇的绘画作品,我们还是可以将那些的奇幻景象还原一二。香巴拉王国在他的画作之上,是不可能通过现实主义笔触所传达的,画作本身充满了隐喻和秘密。
1928年,当远征结束时,罗里奇携家人定居在喜马拉雅山麓的库鲁山谷。为了进一步整理和研究考察的成果,罗里奇开办了”Урусвати(译为“晨星之光”)的喜玛拉雅文化研究院。
院长由画家的长子,著名的东方学家尤里·罗里奇担任。他领导了院内的民族语言学研究和考古工作。研究院内还设有动植物学、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室。研究院做了大量的东方语言和哲学方面的研究。密利根(Роберт Милликен)、爱因斯坦(Альберт Эйнштейн)等著名科学家都曾与该研究院合作。
晚年的罗里奇在印度的喜马拉雅生活并完成了包括两千多幅画作的《喜马拉雅组画》。大自然为画家提供了无穷的灵感,罗里奇创作生涯末期的主题就是描绘神奇瑰丽的喜玛拉雅群山。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西藏(Тибет)》、《圣山(Святые горы)》和《香巴拉(Шамбала)》等。
1947年12月13号,在常年居住的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库鲁谷底(Kullu Valley),尼古拉斯·罗里奇与世长辞。他的遗体被火化,其骨灰埋葬在面对他所爱和所刻画的山峰之上。
他的墓志铭这样写道:“1945年12月13日印度伟大的俄罗斯朋友智者—尼古拉斯·罗里奇的身体永付于火焰,而和平将会长存。”
为纪念这位属于喜马拉雅的俄罗斯画家,苏联的天文学家把他们发现的太阳系的第4426号行星命名为“罗里奇星”。
尼古拉斯·罗里奇认为,尽管地球上的庙宇和文物都可能被毁灭,但创造它们的思想并不会消亡,会成为永恒意识的一部分。
最后,他认为人类的和平是地球的存亡和人类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他贡献了自己的作品和一生来敦促他的人类伙伴实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