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
自画像
1877-1943

马斯登·哈特利是美国现代主义画家、诗人和散文家,他通过观察巴黎和柏林的立体主义艺术家来发展他的绘画技巧。在贾斯帕·琼斯或杰克逊·波洛克之前,马斯登·哈特利是20世纪美国第一位伟大的现代画家。他在巴黎,尤其是1912年初至1915年底在柏林期间获得了这一殊荣。在那里,他创作了一系列融合立体主义和其他欧洲现代主义的画作,这些作品以非西方主题和神秘符号为特色,其背景通常是黑色,上面装饰有鲜艳的旗帜、棋盘格和军徽等彩色拼布。这种创新手法赋予了立体主义新的可读性和情感性,使其原本脆弱的几何图形变得更加柔和丰满,呈现出更多的触感和肌肉感。

就像夏加尔、克利和米罗一样,他们很早就开始接触立体主义,只取其所需,并将其重新定位为一种坚定的个人表达和地方美学。哈特利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在于他融入了文化和性别等异质形式。画作尤其体现了分析立体主义和立体主义拼贴画的民粹主义综合,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的启发,但也借鉴了美国静物画传统,包括威廉·哈内特和约翰·佩托的错视画。

这些作品还表明了哈特利的同性恋倾向和他对军事盛况的热爱:这两个领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柏林密切相关,当时的柏林同性恋场景十分活跃(尽管有法律禁止同性恋),德国军队也非常引人注目,尤其是在哈特利非常喜欢的经常举行的游行中。哈特利学者布鲁斯·罗伯逊在展览的优秀目录中详细介绍了这两个领域的重叠,这些重叠是由他们对理想化男人的关注所引发的。

1912年初,哈特利抵达巴黎,那时他已经35岁,是一位热爱油画色彩和质感的艺术家。他从家乡缅因州的连绵起伏的山景中汲取了印象派、后印象派和野兽派的精髓。1908年,哈特利欣赏了阿尔伯特·平克汉姆·赖德的画作,坚定了他幻想的偏好(以及对深色色调的热爱),也因此接触了一些亚洲艺术和宗教。

哈特利雄心勃勃,曾在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 (Alfred Stieglitz) 的纽约前瞻画廊 291 举办过两次展览。哈特利在这家被他称为“美国最大的小房间”的画廊里看到了毕加索、马蒂斯和塞尚的作品,并知道欧洲才是他应该去的地方。此外,一种孤独感早已根深蒂固。这种孤独感始于他 8 岁时母亲去世,随着他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以及他对自己瘦长、不运动的身体感到社交尴尬和不安,这种孤独感愈发强烈。哈特利经常迷恋英俊的年轻男子,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渴望一段深厚的感情。
哈特利热爱欧洲,很快就成为立体主义的早期追随者。在巴黎,他加入了格特鲁德·斯坦的圈子,结识了大多数年轻的现代画家,并立即知道毕加索是其中最优秀的。他还结识了德国陆军的两名军官:阿诺德·伦内贝克,他也是一名雕塑家;还有冯·弗赖堡,伦内贝克高大、金发碧眼的表弟。他们邀请他去柏林参观,他已经迷恋德国文化。
这种迷恋最早出现在《第一号画作》(1913 年)中,这是他在慕尼黑遇见俄罗斯先锋派画家康定斯基后完成的。康定斯基充满幻想的活力让哈特利回想起了他心爱的缅因山脉,尽管形式是无形的:一系列黑色的山峰状线条在一连串发光的色彩中攀爬上表面。尽管这幅作品可能受到康定斯基的影响,但它也比这位老艺术家的任何作品都更紧迫、更完整——其细长而紧张的笔触也更大胆。
冯·弗赖堡去世后,哈特利一直呆在柏林,直到 1915 年底,当时美国很可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普遍认为,他的作品直到生命结束都不一样了,那时他再次回到缅因州的山脉和海岸,第一次开始使用人物画,他的作品变得更加富有表现力。事实上,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创作了杰出的作品,尤其是充满含蓄的色情形式和活力的风景画。
1921年,在纽约安德森画廊拍卖他的100多幅画和粉彩画筹集资金后,哈特利再次回到欧洲,在那里他一直呆到20世纪20年代,偶尔回美国。在追随保罗·塞尚的脚步时,他在银点的绘画媒介中创造了运动的生命和风景。
1930年,他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夏季和秋季画山,1931年在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附近的狗镇公地 (Dogtown Common) 画了很多绘画和素描作品。哈特利 在 1920 年至 1936 年间只到过安角和狗镇几次,但他一生都对这片土地怀有憧憬。1920 年,当他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狗镇与上个世纪的景象大体相同。曾支撑殖民时代定居点的牧场和林地仍然清晰可见。这里一片寂静,与安角繁华的港口和海滩区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哈特利来说,狗镇通过与土地的接触,为他提供了重生的机会。他写道,这个地方看起来“就像复活节岛和巨石阵的结合体——外观本质上是德鲁伊式的。”
素材大小:1.28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