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斯特拉,出生于意大利的美国未来主义画家,同时也是一位精确主义(又叫“立体现实主义”)画家。
自画像
纽约
在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斯特拉迷上了曼哈顿的建筑结构的几何质量。在这些作品中,他进一步吸收了精确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元素。精确主义在1920年代和30年代早期达到高峰,题材主要是新的美国大厦、桥梁和工厂等建筑物,其风格也被称作“立体现实主义”。所以斯特拉画了一系列的摩天大楼、工厂,并且通过不同角度绘画布鲁克林大桥。
在表现纽约的独特视觉圣像方面,意大利移民艺术家约瑟夫.斯特拉( Joseph Stella ,1877-1946年)的作品或许是最杰出的代表。该作品题名为《诠释纽约》或《城市之音》( New York Interpreted 或 The Voice of the City ,图28.42),
完成于1922年,是高达2.53米的五联作品;中央画板上绘制有一座抽象的塔楼,前景中有纽约的熨斗大楼( Flat Iron Building ),周围环绕着或实或虚的建筑。中央画板两侧的画面表现着”百老汇”(白色大道),艺术家将其简化为色彩与光线的抽象。最左侧的画板描绘了曼哈顿下西区的哈得孙河港湾,最右侧则是东区的布鲁克林大桥。每一幅画面都是针对曼哈顿技术奇迹的特写,我们在哈得孙河景观中看到了通讯塔、换气系统和高架铁路。那幅”百老汇”则表现出时代广场晚间的灯光闪烁,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广场都难以与之媲美。实际上,这两幅作品是对电力和城市能源的献礼之作。即使在开通35年之后,布鲁克林大桥仍然是世界工程学上的壮举。
斯特拉于1896年来到美国,但在1910年返回意大利求学,并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未来主义艺术家(见第二十七章)。通过施蒂格利茨的画廊以及与杜尚、曼·雷等人的友谊,斯特拉了解到欧洲的艺术潮流,立体主义也在20世纪10年代成为其最主要的艺术语汇。表现百老汇的两幅画面则特别反映出未来主义的宗旨,其中出现了声波图像,以及马赫式的运动表现方式,博乔尼在《思想状态》(见图27.22)
中也曾采用过相同的手法。令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色彩,准确捕捉到时代广场晚间的强烈视觉体验。但是在摩天大楼与布鲁克林大桥的画面中,斯特拉不仅仅再现了表现对象,而且将之圣像化;对象位于画面中心,转变为现代化的象征。斯特拉的用色极其饱和,色彩通常环绕在厚重的黑色线描之中,实际上将图像转变为一面”彩色玻璃窗”。他还在底部增加了祭坛台座(见第515页),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宗教感,详细记录了纽约地下的不同通道与公共管道。现在,技术与现代化都被当作新兴宗教来看待。
布鲁克林大桥
在20世纪30年代,斯特拉曾来到欧洲、北非和西印度,那些地方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不停地从写实到抽象再到超现实主义。他坚持着城市主题,宗教图像,也研究植物和自然,情色和热辣的加勒比风光,以及多彩的静物的蔬菜,水果,和鲜花。
不过纵观他的作品,精确主义风格覆盖了斯特拉的的后半生,他晚年所创作的风景画都体现了超现实主义对他的影响。
素材大小:400MB。